我好像每年都會發表一下生日感言
每年阿姊都會記得我的生日,問我要什麼禮物,問我要吃什麼
今年生日前一天阿姊請我跟全家人去搬到新家後還沒光顧過的印度料理店吃飯
(而且憑簡訊通知還打八折)
吃了四人套餐,有前菜沙拉、雞肉湯或蕃茄湯、大紅香烤雞、碳烤魚(阿翔吃很多塊)
主菜紅醬雞肉咖哩、黃醬蝦仁咖哩、南印度蔬菜咖哩
搭配奶油烤餅、蒜香烤餅、印度長脆餅、甩餅等主食
味道都很不錯
餐後還有小米布丁與優格或印度奶茶
大家都吃得很滿足
下午回來信箱裡躺著一封從台北寄來的卡片
我彷彿看到低調的groundhog在收到我暗示要他寄生日卡的聖誕卡後
忍耐到今天終於將卡片寄出的情景
滿滿兩頁的祝福依舊,維繫十年的友情也如常
隔天一早和阿姊、阿翔、興致勃勃地老爸跟朋友一起去唱歌
生日雖然有送水果盤,但是包廂竟然沒有升等
上次阿姊生日時明明就有~(可能因為那天是非假日吧)
總之唱了一堆歌,阿翔竟然也陪老爸唱了一堆老歌
之後跟某人一起開車去雲林虎尾找那間很有名的毛巾工廠
剛好遇到一群有預約導覽的一家人,就跟她們一起聽導覽
然後用毛巾DIY做小狗,真佩服發明這東西的人
只用毛巾跟兩條橡皮筋,和這邊捏捏那邊拉拉,就完成了一隻小狗
而且他們很聰明的將這東西全都申請了專利跟商標
不然夜市應該馬上就會充斥一堆仿冒品了
我們在這邊也買了兩條浴巾、擦手巾跟毛巾
強調以天然原料(玉米粉)與臺灣全程製造,就是支持國貨啦!
之後又去了雲林布袋戲館
看到很多懷念的布袋戲偶,還有介紹黃海岱老先生的事蹟
黃老先生14歲就開始跟著父親學布袋戲,
好學的黃海岱老先生對傳統的典籍、四書、五經、詩、詞…等中國漢文學,有相當鑽研與認識。
他將所學融入戲劇,在演出的對白中,總是蘊含經史詩詞、字猜俚俗,且文辭通達、詩詞優雅,能隨時引經據典、出口成章,非常精彩。
其次子黃俊雄更發揚光大,1970年黃俊雄將黃海岱的《忠孝節義傳》改編成為自己的首部作品《雲州大儒俠》,首創以布袋戲搬到電視上表演。他將布偶尺寸加大,強調眼部的神氣,以流行音樂取代傳統的鑼鼓。在台視播出後轟動全台灣,造成萬人空巷,連續演出583集,創下當年台灣電視節目最高收視率97%。1974年還遭國民政府以「妨礙農工作息」為由停播(非禁播)。
這最高收視率97%應該是無人能破的紀錄了吧
不過隨著現在的布袋戲走向精緻化與強調燈光效果
對白少了引經據典也不再出口成章,在那邊看了一小段霹靂龍狼傳,
武打效果做得不錯,但是兩個人講一堆言不及義的話
總覺得劇情像本土劇一樣愛拖戲
布袋戲館旁是雲林故事館,其前身是「郡守官邸」
日式房舍近年來在台灣都是觀光重心,文化單位紛紛將其列為歷史建築
經過整修後開放參觀
臺灣受日本文化影響很大,但是我們一直將這樣的建築當作文化發展重心是否適當?
而那屬於本土臺灣人的文化又該是什麼呢?
其實這個問題我思考很久了卻仍舊沒有答案
無法承認是中國人,卻也找不到生存在台灣的意義
只怪國民黨的荼毒太深,讓臺灣這塊土地變成一個殖民地,讓政客都只想當個過客吧
晚上回臺中,本來想去momo paradise吃個壽星免費餐
但是沒訂位,而且實在不想讓自己吃得又撐又趕
所以最後選了一家韓國料理店
老闆親自幫我們烤銅盤烤肉,還有非常美味的辣豆腐湯跟海鮮煎餅
真的是太幸福了
晚上groundhog也打了電話來祝賀
Mike也傳簡訊來祝福
晚上回家躺在床上讓阿虎幫我馬一節
(他最近超乖的每天晚上都會幫我踩背)
過了一個愉快的生日